定密的程序
定密程序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1. 定密程序启动 :
国家秘密产生时,定密程序即启动。这指的是国家秘密形成的时间,如涉密数据形成时或涉密文件起草时。
2. 承办人提出定密意见 :
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,提出国家秘密确定、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。采用“对号入座”的方法,先行拟定密级、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,并在国家秘密载体上做出国家秘密标志,报定密责任人批准。
3. 拟定密级 :
承办人员根据文件内容对照《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汇编》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。在文件签批单上填写密级、保密期限和定密依据,确保准确无误。
4. 审核密级 :
承办人员将涉密载体送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。定密责任人需对载体的文字、内容把关,校核确定的密级、保密期限和使用的定密依据是否准确。审核通过后,涉密载体才能制作发布。
5. 处理不明确事项和有争议事项 :
对于不明确事项和有争议事项,应采用特殊定密类型程序进行定密。定为绝密级国家秘密,需报中央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或国家保密局批准确定;定为机密级、秘密级国家秘密,需报省(市、区)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确定,并报中央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或国家保密局备案。
6. 审批和记录 :
定密责任人对承办人提出的定密意见进行审核,同意则签字认可,不同意则直接纠正或退回承办人重新办理。定密过程应有书面记录,注明承办人、定密责任人和定密依据,存档备查。
7. 定密标识 :
在国家秘密载体上做出国家秘密标志,确保标志规范完整。
通过以上步骤,确保国家秘密的确定、变更和解除工作有序进行,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定密程序启动的具体条件是什么?
如何判断一份文件是否需要定密?
定密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?